2006年12月8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1900公斤的铝一称只有1500公斤
法官提示:秤上做手脚无异于盗窃
本报首席记者 余春红 通讯员 褚申尧 郑琪 

  1931.6公斤的铝角料在吴某的秤上一过就变成了1540公斤。收购铝角料的吴某靠的就是这杆秤赚钱,但是前天,他尝到了赚昧心钱的代价。宁海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10个月,并处罚金3000元。
  今年6月,江西人吴某找到了宁海一电器公司老板的哥哥金某,要求收购该公司的铝沫。吴某开出的收购价格每吨高出原先的收购人蒋某四五百元。金某为此爽快地答应这笔生意给吴某做。蒋某在得知吴某的收购价格后,觉得其中有猫腻,便提醒了金某。
  7月16日,吴某等人再次到金某处收铝沫。为了增加重量,金某将铝角料也卖给他们,谈好价钱为每吨1.7万元,随后称得重量为1540公斤。吴某等人支付好货款后,装货上车。这时,金某突然提出重量有问题,要求到附近过一下地磅。吴某等人发现事情败露纷纷逃跑,吴某被当场抓获外。后经相关部门鉴定,此货实际重量为1931.6公斤。
  1931.6公斤铝沫是怎么变成1540公斤的?猫腻就在吴某等人带来的秤上。原来吴某等人在磅秤载物台与底座之间垫进了一个2厘米的铝片,这样以来使物体的部分重量无法作用到磅秤的计量杆上,称出来的重量就比实际重量要少。吴某后来交代,每次这样称出来的重要都会有200公斤的出入,即使他们的收购价很高,也亏不了。
  此等手法无异于偷盗。宁海法院日前经过审理,认为吴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,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,并处罚金3000元,另一同伙也获刑。